搜索
首页 《宿东林寺》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意思:索落庐山晚上,风吹雪宿东林。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宿东林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在庐山的东林寺中过夜。通过窗户,他看到灯火闪烁,火焰短小,显得寂静而落寞。寺庙里的僧人炉火燃烧得很深,营造出一种沉重而静谧的氛围。 “索落庐山夜”这一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静。庐山的夜晚显得空旷寂寥,给人以孤独之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荒凉之美,描绘出大自然的广阔和壮丽。 最后一句“风雪宿东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境界。即使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他仍然坚定地在东林寺中过夜,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坚韧的品质。 整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寒冷的夜晚,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境界,展现出一种荒凉之美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索落

    读音:suǒ luò

    繁体字:索落

    意思:
    1.萧条;冷落。
    唐·白居易《宿东林寺》诗:“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2.数落;责备。
    《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你爹听着说,

  • 东林

    读音:dōng lín

    繁体字:東林

    意思:(东林,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