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伯安南都审刑》 四牡复何之,时当奉天罚。

四牡复何之,时当奉天罚。

意思:四匹又什么的,当时在奉天惩罚。

出自作者[明]何孟春的《送王伯安南都审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秋雨、秋风、秋方、四牡、黄纸等秋天的意象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信念和刚正不阿的品质。 首段描绘了秋雨和秋风,营造出肃杀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诗人引出秋方和暑气的消散,象征着公正和公平的到来。诗中的四牡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公正无私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朝廷政策的期望,强调了法律的公正和事实的核查。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民风的看法,认为人们应该拒绝告讦和唐突的行为,保持正直和公正。最后,诗人以笔端有造化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伸张正义、解冤释苦的决心和才能。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无私、刚正不阿的追求和信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民风吏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正法律的坚守。整首诗充满了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以及对正义的坚守和信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雨弥天来,秋风动地发。
秋官方用权,暑气扫七月。
四牡复何之,时当奉天罚。
黄纸下青冥,钦哉惟帝曰。
罪毋脱秦黥,法勿加楚刖。
三覆五覆间,务使事情核。
宸衷一寸丹,载拜书之笏。
年来民俗漓,肯长其告讦。
年来吏事冗,肯听其唐突。
持此直如弦,何人行请谒。
持此平如衡,何人得乾没。
莫将五德凤,拟以独击鹘。
笔端有造化,还解肉冤骨。
山川几经历,岁月去飘忽。
簿书盈几席,肯作尘劳咄。
夜分灯火孤,清兴谅难汩。

关键词解释

  • 奉天

    读音:fèng tiān

    繁体字:奉天

    意思:奉行天命。
    《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作宫邑于下洛之阳,名相官曰尹。作《濩乐》,制质礼以奉天。”

  • 天罚

    读音:tiān fá

    繁体字:天罰

    英语:Nemesis

    意思:(天罚,天罚)

    1.上天的诛罚。旧时帝王自谓禀承天意行事,其诛罚不臣常以此为名。
    《书多士》:“我乃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