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未必怜兰兰,兰兰已受郎君恩。
意思:嵩山不一定同情兰兰,兰兰已接受你恩。
出自作者[唐]卢仝的《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请马兰》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嵩山为对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兰花。
首先,“嵩山未必怜兰兰,兰兰已受郎君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嵩山”与“兰兰”的关系,表达了兰花受到郎君的恩惠,暗示了兰花得到了人的照顾和关爱。
其次,“不须刷帚跳踪走,只拟兰浪出其门”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兰花在山中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样子,仿佛在等待郎君的到来,让人们感受到了兰花对郎君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嵩山中的兰花赋予了生命和情感,表达了兰花对郎君的感激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