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僧杀风景,古木半剪除。
意思:寺僧杀风景,古树半剪除。
出自作者[宋]曹冠的《涵碧亭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山林的向往。
首段“翠岩森秀爽,蟠结混沌初。”描绘了山林中翠绿的岩石高耸入云,盘根错节,宛如混沌初开时的景象,给人以壮美之感。接着“唐朝遇藻鉴,胜景方发舒。”表达了山林之美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是诗人灵感之源。
“飞泉注碧潭,流觞绕双鱼。”描绘了山间飞泉注入碧潭,流水环绕双鱼的景象,富有动态之美。而“烟霏足奇态,雅称幽人居。”则表达了山林烟霏缭绕,形态万千,正是幽居之所。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山中现状的不满。“年来颇湮厄,亭馆几邱墟。寺僧杀风景,古木半剪除。”这些句子揭示了山中亭馆荒废,古木被砍伐的现实,暗示了山中环境的恶化。
然而,诗人并没有放弃希望。“物理不终否,蓬藋新芟锄。”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新生的期待,坚信山中环境会得到改善。最后,“松篁亦欣荣,垂条再扶疏。”描绘了松树和竹子欣欣向荣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美景的描绘和对现实状况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面貌。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