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归黄犊,柴门度白鸥。
意思:竹径归黄犊,柴门度白鸥。
出自作者[明]魏观的《宁国溪上(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老歌仍和,篙师去复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水花、山翠、竹径、柴门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和美好。
首联“野老歌仍和,篙师去复留”直接点明诗的主旨,诗人以野老自居,以篙师为描绘对象,描述了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诗人一边唱歌,一边挽留篙师,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不舍。
颔联“水花凝鹤渚,山翠落渔舟”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水花在清澈的水面上凝结成鹤的倒影,山间的翠色如同落下的翠绿的帷幕,将渔舟掩映其中。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既展现了乡村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和谐。
颈联“竹径归黄犊,柴门度白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竹林中的小径上,黄牛犊归家;柴门旁,白鸥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些细节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温馨和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尾联“二刘多好况,杯酒共绸缪”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刘姓友人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他们在一起喝酒畅谈,感情深厚。诗人用“共绸缪”来形容他们的友情,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谐和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