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意思:李少府去巫峡,听到猿啼落泪数行,王少府到衡阳,多寄雁书是我所望。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全文创作背景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官场制度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唐代,官员经常因为政治斗争或被权贵陷害而遭受贬谪,被派往偏远的地方任职。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惩罚手段。 据史书记载,李少府和王少府都是因为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而被贬谪到峡中和长沙这样的偏远之地。高适作为他们的朋友,深感同情和不舍,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送别他们,表达了对他们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愤慨和安慰之情。 在这首诗中,高适通过描绘峡中和长沙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两位少府所面临的艰辛和困苦,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巫峡

    读音:wū xiá

    繁体字:巫峽

    英语: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意思:(巫峡,巫峡)

    1.长江三峡之一。一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