闱中幕下岂所志,有托而逃世莫知。
意思:考场中幕下哪里的志向,有借口而逃世人都不知道。
出自作者[明]徐渭的《锦衣篇答赠钱君德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豪放悲壮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古代英雄的形象,他不仅有才华,而且有胆有识,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诗中通过对这位英雄的赞美,表达了对那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人的同情和感慨。
首联“啸蹙风云悲下雨,丈夫自是人中虎”,描绘了英雄的豪迈气概,他的一声长啸,如同风云翻滚,悲壮地落下雨水,展现出他非凡的气势和力量。这一联通过形象化的描绘,将英雄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颔联“骂座曾喧丞相筵,槌鼓终埋江夏土”,描述了英雄在历史上的一些事迹,他曾经在宴会上大声斥责权贵,虽然场面喧闹,但最终却只能在江夏之地孤独地埋葬自己。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英雄的刚烈性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下来几联,诗人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的“南州有士”、“应科赴召”、“闱中幕下”等人物,都是具有才华和抱负的人,但他们的志向并非只在科举和官场之上,他们还有更高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敬仰和感慨之情。他认为英雄的才华和抱负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实现,而不是被束缚在世俗的桎梏之中。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同情和感慨,认为英雄的遭遇令人痛心疾首。
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生动,通过对英雄形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那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人的同情和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