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游道观》 隔竹窥丹洞,临池坐碧沙。

隔竹窥丹洞,临池坐碧沙。

意思:隔竹看丹洞,池边坐着碧沙。

出自作者[明]薛蕙的《夏日游道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隔竹窥丹洞,临池坐碧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丹洞、碧沙、翠杯、玉水、石碗、展簟、风色、月华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联“隔竹窥丹洞,临池坐碧沙”描绘了诗人隔着竹林观赏丹洞的景象,又坐在池边碧沙之上,这种视角转换,使得丹洞和碧沙池都显得格外生动和神秘。丹洞象征着火红的热情和活力,而碧沙池则象征着清澈明净的宁静和悠然。 颔联“翠杯寒玉水,石碗净云芽”进一步描绘了丹洞旁的碧沙池中的景象。翠杯和玉水象征着清雅高洁,石碗和云芽则象征着自然和纯净。这里的“寒”字和“净”字,都为这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清冷和洁净的氛围。 颈联“展簟来风色,吹笙上月华”描绘了诗人坐在碧沙池边,展开竹席感受微风,吹着笙声仰望月华的情景。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也通过风、笙、月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尾联“休论河朔饮,讵似醉流霞”表达了诗人对河朔饮酒的看法,认为那并不值得提及,更不能与醉饮流霞相比。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河朔饮酒的不屑,也暗示了他对山水之乐的独特品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清幽、宁静和悠然。诗人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山水之乐的独特品味,以及对生活的闲适和自在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隔竹窥丹洞,临池坐碧沙。
翠杯寒玉水,石碗净云芽。
展簟来风色,吹笙上月华。
休论河朔饮,讵似醉流霞。

关键词解释

  • 丹洞

    读音:dān dòng

    繁体字:丹洞

    意思:
    1.道观。
    唐·王勃《寻道观》诗:“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仙院参差弄笙簧,人住深深丹洞旁,闲将双眼阅沧桑。”

  • 碧沙

    读音:bì shā

    繁体字:碧沙

    意思:
    1.绿色的沙粒。
    唐·曹唐《刘阮洞中遇仙子》诗:“碧沙洞里干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

    2.绿色的沙滩。
    南朝·宋·谢灵运《行田登海口

  • 临池

    读音:lín chí

    繁体字:臨池

    英语:at the pond; practicing calligraphy

    意思:(临池,临池)
    《晋书卫恒传》:“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