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
意思:有我本应回起灭,没有要求什么从别冤亲。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此心自拟”等佛教思想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修行的理解。
首句“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中,“空虚不二门”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达到无差别、无分别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个概念,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即一切都是虚妄的,只有通过扫除诸幻,才能达到真正的“空”。
“此心自拟终成佛”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决心。他认为只要通过不断的修行,最终可以成佛,这是一种对自我超越的肯定和追求。
“许事从今只任真”中的“许事”,意为允许的事情。诗人表示从现在开始,他愿意顺其自然,任由事情发展,不去强求,这是一种对现实的接受和理解。
“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他认为有我就会有起灭,而无求则可以区别亲疏,达到无冤无亲的境界。
最后,“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现状和愿望。他形容自己就像一个在西山病叟一样,身体衰弱,但他渴望向君王乞求这个身体,以继续修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修行的热情和决心,以及对自我超越的追求。它提醒我们要认识到事物的虚妄性,通过修行达到真正的“空”,同时也要接受现实,不强求任何事情,以达到无冤无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