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意思: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尘中见月心亦闲》是一首描绘清秋仙府之景,表达诗人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仙府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诗人以尘世中的人见到月亮也变得闲适,更何况是在清秋仙府之间,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 颔联“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描述了仙府中凝重的月光、悠悠的寒露和诗人站立在最高处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仙境的神秘和美丽。 颈联“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描绘了仙境中碧空无云、风平浪静、山清水秀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仙境的美丽和宁静。 随后,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通过描绘群山、流水、星空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个广阔无垠、美丽无比的仙境。 随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被引升到仙府之中,向神仙致礼的过程,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星斗移动、天乐响起等奇幻景象,展现了仙境的神秘和美丽。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美景良辰不再的景象,表达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惆怅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奇幻、美丽的景象和浪漫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东上

    读音:dōng shàng

    繁体字:東上

    意思:(东上,东上)

    1.从堂东升位。
    《仪礼乡射礼》:“乡射之礼……乃席宾南面东上。”
    《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

  • 金霞

    读音:jīn xiá

    繁体字:金霞

    意思:
    1.金色的霞光;彩霞。
    唐·常建《湖中晚霁》诗:“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敧影促犹频望。”

  • 昕昕

    读音:xīn xīn

    繁体字:昕昕

    意思:明亮貌。
    唐·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解释:1.明亮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