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县吏又追唤,真如鸟雀遭网罗。
意思:昨天早上县吏又追击叫,真像鸟雀遭遇网。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听野老所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衰翁卧病山之阿》是一首富有深情的现实主义诗作,它以一位年老体衰的山村病翁的口吻,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极其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苦难图景。作者通过这个形象,寄寓了对病态社会深重的苦难和人民生活的无限同情。
诗的首联“衰翁卧病山之阿,东村沈老来相过”,就交代了病翁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和来客情况。他卧病在床,生活贫困,而东村的沈老,闻其病苦,特来探望。这一联平平叙起,犹如电影镜头,先展现出病翁的居住环境和病情,镜头再推近,显示出沈老的关切和探访。
颔联“首言年饥若无备,次说时政多烦苛”,是病翁对当前年岁饥荒和政治腐败的感慨之语。这一联承上而来,揭示了造成病翁痛苦的原因:年饥无备,家无隔宿之粮;时政烦苛,民不聊生。这一联的诗味,主要在于通过病翁的感慨之语,展现出当时社会的整体状况和病翁的个体遭遇。
颈联“其间数事尽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讹”,转入对病翁家庭生活的具体描述。这一联选取了几件典型事例,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这些事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从中可以看出病翁一家生活的困苦,也可以窥见当时社会上很多类似家庭的状况。
尾联“世道愈变俗愈薄,天意亦复相折磨”,是病翁对世道浇漓、天意不测的深深叹息。这一联语含双关,既是对当时社会风俗的批评,也是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感慨。
全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泣如诉,句句从痛肠而出,语语动人心弦,读来令人痛心疾首。诗中描绘的病翁形象,既是诗人自己的影子,也是千千万万受害者的缩影。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它通过描绘病翁的生活遭遇,展现了封建社会里一个极其典型的苦难图景。诗中流露出的对世道浇漓、天意不测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病态社会深重苦难的同情和同情,都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