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阳四首》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意思: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能对栏杆。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重阳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不同季节、不同情境下对菊花开落的感触,以及自身年老的状态和心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首句“檐前减燕菊添芳”,以燕子的减少和菊花的盛开作为秋天来临的象征,展现了季节更替的景象。而“燕尽庭前菊又荒”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迁,燕子已完全消失,菊花也已凋零,呈现出一种荒凉之感。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和生命的感慨,自己已经老去,每次到了节日,这种感觉更为强烈。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这里诗人以菊花的盛开和凋零为比喻,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这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盛开的短暂和凋零的快速,随着蝴蝶的徘徊,菊花的生命也逐渐消逝。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这里诗人通过青娥的懒唱和黄菊的新开,再次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变换。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这两句则通过长亭和凭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的白发和黄花的景象,再次强调了生命的流逝和变换。 “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最后两句则以蝶报花开和邻家携酒为结,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开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
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长亭

    读音:cháng tíng

    繁体字:長亭

    英语:road-side pavilion

    意思:(长亭,长亭)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 凭栏

    读音:píng lán

    繁体字:憑欄

    英语:lean upon a balustrade

    意思:(凭栏,凭栏)
    亦作“凭阑”。
    身倚栏杆。
    唐·崔涂《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得对

    读音:de duì

    繁体字:得對

    意思:(得对,得对)
    谓臣下获准当面奏对。
    宋·王禹偁《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归京师,便殿得对,恩礼越等。”
    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上:“时谏官章须繇阁门进,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