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峭壁兰》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意思:下有采樵人,伸出手折不能。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峭壁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峭壁兰花和采樵人的诗,给人一种峭壁高耸、兰花清幽、采樵人劳作不得的情景。 首句“峭壁一千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峭壁的高耸入云,让人感受到一种险峻、壮美的自然风光。 次句“兰花在空碧”,则描绘了峭壁之上的兰花,清新雅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心生向往。 第三句“下有采樵人”,通过“下有”两字将视线从峭壁兰花转向了下面的采樵人,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一句“伸手折不得”,表现了采樵人虽然想采摘兰花,但因为峭壁太高而无法折取,让人为采樵人的无奈而感到惋惜。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峭壁兰花的清幽高雅和采樵人的朴实无华,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珍惜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 采樵

    读音:cǎi qiáo

    繁体字:埰樵

    意思:(参见採樵)
    打柴。
    《左传桓公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
    杜预注:“樵,薪也。”
    南朝·梁·沈约《宿东园》诗:“陈王斗鸡道,安仁

  • 伸手

    读音:shēn shǒu

    繁体字:伸手

    短语:请 央告 恳求 告 要 求 请求 恳请 乞求 呼吁 吁 央 央求

    英语:(v) hold out hand

    意思:<

  • 手折

    读音:shǒu shé

    繁体字:手折

    英语:record book in accordion form; an account book in accordion form

    意思:(参见手摺)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