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晏起》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意思:鸟在庭院的树上,日照屋檐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晏起》

全文赏析

这首诗《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是一首描绘悠闲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安逸、舒适和满足的情感。 首联“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声音和光线,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鸟鸣声和阳光的照射,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是悠闲而舒适的。 颔联“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这两句诗通过描述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慵懒,以及寒冷天气起床变得困难的情况,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生活的舒适和满足感。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是随和、安逸的。 颈联“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这两句诗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生活习惯,强调了舒适和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重要性。无论是厚薄的被子还是高低合适的枕头,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关注和照顾。 尾联“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愉悦之情。作者认为这种安稳、舒适的生活状态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滋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自我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随和安逸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也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此外,这首诗也通过对比长安客早朝的辛苦生活,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最后一句“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安宁的哲学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富有哲理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一种安逸、舒适、满足的情感,同时也启示人们应该追求一种淡泊名利、随和安逸的生活方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
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安客,早朝霜满衣。
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日照

    读音:rì zhào

    繁体字:日照

    短语:光照 普照

    英语:sunlight

    意思:
    1.阳光照射。
    汉·王充《论衡鬚颂》:“日照天下,远近广狭,难得

  • 屋檐

    读音:wū yán

    繁体字:屋檐

    短语:房檐

    英语:eaves

    意思:(参见屋檐)
    亦作“屋檐”。
    房檐。房顶伸出墻外的部分。
    唐·韩愈《赴江陵途

  • 上日

    读音:shàng rì

    繁体字:上日

    意思:
    1.朔日,即农历初一。
    《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孔传:“上日,朔日也。”
    《初学记》卷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