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意思:山光盎盎著睫毛,水声活活流肝脾。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赞美。王维既是词客,也是名画师,他的一生都沉浸在辋川的山水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他的画作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山光盎然,水声活活,鸟飞鱼泳,这些都是他内心的写照。他的诗歌和画作都表现了他的高情逸致,不作世俗之词。 诗中描述了王维的画作在缣素上留下了无尽的美,如同连峰般的山峦在重帷之下展开。百年存留的一二作品价值连城,被人们以锦囊玉轴珍藏,酬谢不已。那些贵公子们本不应食肉贵,却不愿学习父祖驱使猛兽,而应该学习王维,在细毡净几上读书文史,落笔如璀璨的传世新诗。 青山长江是别人的事,而王维的一挥水墨却光淋漓,表现出他的艺术天赋和情感表达。他手中的五尺小横卷,如同万里分毫厘,表达出他对自然的深深理解和热爱。 诗的结尾赞扬了王维的谪官南出止筠颍后,仍然心通达无所之,无论归来何处,天马性在终难羁,表达了对王维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王维的画作、诗歌和人格魅力,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
平生出入辋川上,鸟飞鱼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咏皆自见,飘然不作世俗词。
高情不尽落缣素,连峰绝润开重帷。
百年流落存一二,锦囊玉轴酬不訾。
谁令食肉贵公子,不学父祖驱熊罴。
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璨传新诗。
青山长江岂君事,一挥水墨光淋漓。
手中五尺小横卷,天末万里分毫厘。
谪官南出止筠颍,此心通达无不之。
归来缠裹任纨绮,天马性在终难羁。
人言摩诘是前世,欲比顾老疑不痴。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眉睫

    读音:méi jié

    繁体字:眉睫

    英语:eyebrows and eyelashes

    意思:
    1.眉毛和睫毛。亦泛指人的形貌。
    《庄子庚桑楚》:“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

  • 山光

    读音:shān guāng

    繁体字:山光

    意思:山的景色。
    南朝·梁·沈约《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岑参《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 盎盎

    读音:àng àng

    繁体字:盎盎

    意思:洋溢貌;充盈貌。
    《韩诗外传》卷二:“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
    唐·杜牧《<李贺集>序》:“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

  • 肝脾

    读音:gān pí

    繁体字:肝脾

    意思:比喻内心。
    宋·苏辙《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诗之一:“山光盎盎着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清·恽敬《祭张皋文文》:“妻单子稚,内外谁支,念此零丁,恻怆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