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意思:长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江楼闻砧 江州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通过对晚秋时节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
首句“江人授衣晚”,描绘了江边的劳作场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这句诗以“晚”字点出时间之晚,以“江人”明确地点出了劳动的人群。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劳动的场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为后面的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第二句“十月始闻砧”,紧接上句,进一步描绘晚秋的景象,其中“十月”点明了时间,“始闻砧”则描绘了秋天的典型声音——捣衣声。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和冷清。同时,捣衣声也是思乡之情的象征,它唤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第三句“一夕高楼月”,这句诗以“一夕”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之深,一夜之间,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句诗通过时间的短暂和思念的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万里故园心”,这句诗以“万里”和“故园”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之浓烈。“心”字则表达了诗人无奈和痛苦的心情。这句诗通过空间的遥远和情感的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晚秋时节的景物描写和典型声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