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声中。
意思:鼓和号角声中。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减字木兰花 原无调名,兹据律补 浩然斋雅谈》
全文赏析
并州霜早
宋 曾几
禾黍离离成腐草,马困人疲。
惟有郊原雀鼠肥。分明见说西风后,瘦损全无昨夕非。
分明有路。好逐衡阳征雁去。鼓角声中。
全晋山河一半空。
这是一首写边地受灾的诗。曾几是一位关心民瘼的诗人,这首诗就是写并州灾后的实景,寄寓着他对受难百姓的同情。
“禾黍离离成腐草,马困人疲。惟有郊原雀鼠肥。”在这开头,作者以简练的白描手法,把灾区一片荒凉景象勾画出来:禾黍枯槁,野草丛生,雀鼠出来觅食,因天寒而未迁的只得出来觅食,草根树皮都已被吃光,于是连郊原上的泥土也被踏得干裂下去。“离离”,也作“罹罹”,这里是形容禾黍枯干的样子。“疲”,指人疲乏困顿,这里兼指马因困乏而瘦弱。“惟有”二字,表明并州大地一片荒凉,人畜都因饥饿而无力地苟延残喘。
“分明见说西风后,瘦损全无昨夕非。”一句中,“见说”,是听说之意;“西风”,即秋风;“瘦损”,形容人或动物消瘦;昨夕与今日的对比,表明这里人畜死亡的严重程度。“全无”,表示程度之深。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告诉读者并州灾情的严重程度:秋后的并州大地已经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
“分明有路。好逐衡阳征雁去。”一句中,“有路”与前两句的“无路”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作者对灾民的同情;“好逐衡阳征雁去”,用雁南飞喻人民的迁移,借以表达对灾民的同情和鼓励。“鼓角声中。全晋山河一半空。”这句是说:在鼓角悲鸣之中,整个并州大地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一个“一半空”,表明了诗人对灾情的严重程度的惊讶、惋惜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是运用了对比手法。诗的前三联描述了荒凉凄惨的灾区景象,接着用“分明”一词点出这是由于秋风扫净禾黍、雀鼠盗食所致。这就为下一联写灾民的迁移提供了背景,并使诗歌的意境更为丰富、生动。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作者善于用简练的白描手法,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形象;语言质朴而含蓄,给人以鲜明的感受。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灾民的同情,而且也表达了对当时并州统治者的不满和谴责。因此,这首诗在当时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