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怅怅词》 曷不向,青楼宴。

曷不向,青楼宴。

意思:为什么不向,青楼宴会。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怅怅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日落时分,泪水涟涟的女子,孤独落寞,无人怜惜。她身着松螺短脚,无法向君王推荐自己。几卷骂人的鹦鹉著作,半床诅咒世人的芙蓉诔文,嘲笑她身披青衫,侠骨缚身,为何如此不便。她问自己为何不去参加青河战役,为何不去青楼宴饮,为何如此潦倒,只能依靠青藜笔砚为生。她怕逢身着裘马的人,因为他们癫狂不羁,而她只能合入烟花院中。她发誓从今以后,要傅粉施黛,修饰须眉,戴上歌钏,寻找自己的出路。 整首词情感真挚,描绘细腻,通过女子的自诉,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遭遇。同时,词中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夕此间,以眼泪洗胭脂面。
谁复惜、松螺脚短,不堪君荐。
几帙骂人鹦鹉著,半床诅世芙蓉诔。
笑嵚崎侠骨缚青衫,奚其便。
曷不向,青河战。
曷不向,青楼宴。
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
老大怕逢裘马辈,癫狂合入烟花院。
誓从今傅粉上须眉,簪歌钏。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青楼

    读音:qīng lóu

    繁体字:青樓

    英语:whorehouse

    意思:(青楼,青楼)

    1.青漆涂饰的豪华精緻的楼房。
    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