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兀坐澗阴,潭空月沉。

兀坐澗阴,潭空月沉。

意思:端坐在山涧阴,潭空月沉。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坐在涧水边,沉浸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中。诗中的语言充满了佛教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教义的理解和崇尚。 首句“兀坐澗阴,潭空月沉”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坐在涧水边,周围的环境寂静无声,只有潭水中的月亮在渐渐下沉。这个场景充满了宁静和冥想的氛围。 接下来的“三乘乘外,一印印心”则是佛教教义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其中“三乘”指的是佛教中的三种修行层次,而“一印”则是指佛法中的一心境界。 “师子循行师子吼,旃檀围绕旃檀林”中,诗人用“师子”比喻佛法中的狮子吼功,意为佛法的威猛和庄严;而“旃檀”则是香木的一种,象征着佛法的芬芳和清净。 最后的“诸尘说法诸尘听,莫道无人为赏音”则表达了佛法教义的普遍性和普惠性,即佛法教导人们在尘世中修行,而这种修行是需要用心去聆听和领悟的。 整首诗充满了宁静、庄重和神秘的氛围,通过佛教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教义的崇尚和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兀坐澗阴,潭空月沉。
三乘乘外,一印印心。
师子循行师子吼,旃檀围绕旃檀林。
诸尘说法诸尘听,莫道无人为赏音。

关键词解释

  • 兀坐

    解释

    兀坐 wùzuò

    [to sit erect] 危坐,端坐

    冥然兀坐。——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引用解释

    独自端坐。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