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意思:灰尘中值得忧虑拖累,云外多疏散。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闲散生活的向往。 首句“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描绘了天空高远,太阳还未落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清新的早晨,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清新感。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两句诗描绘了早晨的楼阁玲珑剔透,秋天的丝竹管弦声清脆悦耳的场景。这两句诗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闲适、宁静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充满自然之美的环境中。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随性、自由。张翰和嵇康都是历史上的名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方式对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像张翰一样畅饮一杯酒,像嵇康一样整天懒散度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看法,即尘世中充满了忧虑和牵绊,而云外则多的是自由和疏散。在这里,诗人强调了自由和疏散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远离尘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病木和冥鸿都是象征着自由和不受束缚的事物,在这里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病木一样无需斧斤砍伐,像冥鸿一样摆脱羁绊和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逍遥自在、闲适度日的愿望。在这里,诗人强调了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追求自由、自然和闲散生活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闲散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看法。通过描绘早晨的宁静、清新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张翰、嵇康等人生活态度的向往,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精神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疏散

    读音:shū sàn

    繁体字:疏散

    短语:散 发散 分流 散架

    英语:evacuate

    意思:I

    1.分散;离散。
    唐·骆宾王《畴昔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