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中期吉中孚》 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

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

意思:何必老态龙钟后,方一事远公。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山中期吉中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人生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诗人以行人的形象为引子,描绘了山中花落的景象,寓意着人生的不同道路和选择。行人的路不同,有的人在繁华的城市中奔波,有的人在山林中寻找内心的平静。花落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人生的变化和无常。 “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的夜晚景色,水边的蒹葭在朦胧的雾气中显得更加幽暗,而明月高悬,杨柳轻拂,风声轻柔。这里诗人用自然的美景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 “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年华如流水般逝去,而志业却未能实现。这种无奈和感慨,让人深感人生的短暂和追求的艰难。 “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最后两句,诗人以远公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决心。何必到自己变得行动不便之后,才想着要像远公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这里诗人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人生的感慨,表达了时间、志业、人生选择等多重主题。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
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
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
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远公

    读音:yuǎn gōng

    繁体字:遠公

    意思:(远公,远公)
    晋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世人称为远公。
    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宋·梅尧臣《访矿坑老僧》诗:“

  • 龙钟

    读音:lóng zhōng

    繁体字:龍鍾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夕阳

    英语:senile; decrepit

    意思:<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后方

    读音:hòu fāng

    繁体字:後方

    英语:(n) far back from the battle\'s front lines; the rear

    意思:(后方,后方)

    1.后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