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谢录事之越》 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意思:仙书如果你看,我在这座边陲。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送谢录事之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清旦江天迥”描绘了清晨时分,江天辽阔、清凉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清新的基调。 “凉风西北吹”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西北风这一元素,既描绘了风的形象,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凉爽、平静。 “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描绘了白云向吴会飘去,征帆也随着白云向吴会飘去的景象。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似乎在向往着远离尘世的地方。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探索奇异事物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山水之间的向往。耶溪和禹穴都是著名的地理胜迹,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向往的是那种充满神秘和奇异的地方。 “仙书倘相示”一句,诗人似乎在向友人表达,如果对方有好的隐居地的信息,他愿意前往。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依赖。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旦江天迥,凉风西北吹。
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
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仙书

    读音:xiān shū

    繁体字:仙書

    意思:(仙书,仙书)

    1.道教论神仙之书。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
    明·高启

  • 在此

    读音:拼音:zài cǐ 五笔:dhhx

    在此的解释

    词语分解

    • 在的解释 在 à 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 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
  • 山陲

    读音:shān chuí

    繁体字:山陲

    意思:山边。
    唐·孟浩然《送谢录事之越》诗:“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明·高启《迁娄江寓馆》诗:“去年宅山陲,今年徙江干。”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