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深,银烛暗,重门闭。
意思:画堂深,银烛昏暗,重门紧闭。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千秋岁令/千秋岁引》
全文赏析
【注释】:
这首词是流传于北宋年间的一首无名氏作的词,宋徽宗政和七年,流传于邻邦高丽(今朝鲜),后失传,幸而在朝鲜《高丽史·乐志》中保存下来。比词语言俚俗,但表达了市丹青年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艺术表现直率朴实,是一首很有水准的诗词。
这首词以男性、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表现的情感率直,内容也是有关桑间之情濮上之意这类词。上片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想风流态”二句,表达作者对初次欢会时对她的深刻印象。一个“想”字直抒情怀,表现了对意中人难以泯灭的印象。作者运笔巧妙,对意中人的描述,没有一句具体的描绘,但句中流露中“她”体态风流,媚力四射,无一处不取悦于人,无一处不具有女性的魅力,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他意中人妖娆的外貌与内心的多情。“恨别离时”三句又用一个“恨”字转入对别后相思的叙述。爱之愈深恨之愈深,而此时的“恨”更是此人感到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恨”只为“别离时太言易”,惋惜相聚时的短暂,“恨”只恨“相思泪滴香笺字”,相思之苦,眷恋之深跃然纸上。“画堂深”三句补充说明了相思痛苦的缘由:却只见画虚深远,门户重重,鱼雁难传,相见无时,即使相思句写万言,相思泪湿香笺也无剂无事,一片绝望之情。下片表现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与美好祝愿。“似当日”一句承前启后,既说明相见无日之意,相会无期之苦,又满怀对未来的美好遐想。“愿早早”二句以一个“愿”字使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代替愁苦的情调。“美景良辰”三句表现了主人公与其意中人对未来美好爱情生活的憧憬。主人公此时深深感到青春时光的美好决不应虚度,欢娱的相会不能轻易分离。“鸳鸯帐里鸳鸯被,鸳鸯枕上怨鸯睡”,短短两句话却重复四次“鸳鸯”二字,使人印象极为深刻。“鸳鸯”在民俗中是情侣,夫妇的象征,在民间的男女生活中极其常见。“鸳鸯”的帐、被,枕都表达他们对甜蜜幸福的期望和享受。重叠连锁的句式也极富有浓厚民间文艺的气息,充满美好爱情天长地久的向往。最后“似恁地”三句,更是如情侣间的誓词般表现出双方对幸福生活长久永远、绵绵无尽,“千秋万岁”的追求。
这首词词句不多,但短短的小词表现当时市井青年男女蔑视礼法,为爱情婚姻的自由不顾千难万险的新的爱情观念,表现当时社会的进步,对现在不也有一定的意义吗?
相关句子
- 画堂深。-- 出自《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作者:[宋]苏轼
- 笙歌溢画堂。-- 出自《菩萨蛮·去年曾祝夫人寿》作者:[宋]高子芳
-
画堂人物熙熙。-- 出自《沁园春·髧彼两髦》作者:[宋]程节斋
- 画堂雅宴。-- 出自《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作者:[宋]欧阳修
- 画堂筵启。-- 出自《点绛唇·露下风高》作者:[宋]晏殊
- 歌唱画堂中。-- 出自《诉衷情·喧天丝竹韵融融》作者:[宋]晏殊
- 画堂秋月佳期。-- 出自《清平乐·可怜娇小》作者:[宋]晏几道
- 画堂人笑悦。-- 出自《瑞鹤仙·正迎长时节》作者:[宋]无名氏
- 画堂空。-- 出自《江城子·麝熏微度绣芙蓉》作者:[宋]贺铸
- 承华启画堂。-- 出自《宴乐修堂应令诗》作者:[隋]江总
- 银烛暗,未归去。-- 出自《贺新郎 曹园红梅数种十余树,云西老人手植》作者:[元]邵亨贞
- 残烛暗,小屏弯。-- 出自《更漏子·绿窗寒》作者:[宋]毛滂
- 银烛暗,翠帘垂。-- 出自《醉桃源/阮郎归》作者:[宋]秦观
-
银烛暗、佳期细数。-- 出自《百宜娇/眉妩》作者:[宋]吕渭老
- 酒阑烛暗断回肠。--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赵长卿
- 重门深掩。-- 出自《河传 戏效花间体》作者:[元]邵亨贞
- 不掩重门。-- 出自《浪淘沙 晚 过雨》作者:[元]邵亨贞
- 掩重门。-- 出自《花间诉衷情 拟古》作者:[元]邵亨贞
- 重门深掩。-- 出自《河传 戏效花间体》作者:[元]邵亨贞
- 不掩重门。-- 出自《浪淘沙 晚 过雨》作者:[元]邵亨贞
- 掩重门。-- 出自《花间诉衷情 拟古》作者:[元]邵亨贞
- 重门深院。-- 出自《怨王孙/忆王孙》作者:[宋]李清照
- 深闭重门。-- 出自《减字木兰花·簪花照镜》作者:[宋]贺铸
- 重门尚掩。-- 出自《齐天乐·碧纱窗外黄鹂语》作者:[宋]方千里
- 隔重门。-- 出自《豆叶黄/忆王孙》作者:[宋]张元干
- 关梁闭。-- 出自《齐雩祭歌 黑帝 三》作者:[南北朝]谢朓
- 闭心机。-- 出自《野庵曲》作者:[宋]沈瀛
- 把门儿闭。-- 出自《点绛唇 初冬》作者:[元]韩奕
- 窈窕闭淹龙。-- 出自《豫章行》作者:[南北朝]谢惠连
- 闭玄关,通三昧。-- 出自《苏幕遮·闭玄关》作者:[元]高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