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策瘦筇,不觉过层峰。
意思:慢行策瘦炸,没想到过层层山峰。
出自作者[宋]顾逢的《访金荪壁山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徐行策瘦筇,不觉过层峰。隐者在何处,白云知几重。细泉鸣碎石,远籁起高松。只恐南天竺,夕阳催暮钟》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寓言禅理的诗。
首联“徐行策瘦筇,不觉过层峰。”描绘了诗人漫步山中,拄着竹杖,不知不觉地越过层层山峰的情景。这里,“徐行”暗示了诗人的悠闲和沉静,“策瘦筇”则展示了诗人的瘦削身形和坚韧步伐。而“过层峰”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方向和高度。这一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漫步图。
颔联“隐者在何处,白云知几重。”诗人开始转向对隐士的寻找和思考。这里的“隐者”可能是指山中的隐居者,也可能是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象征。诗人询问白云几重处的隐者所在,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而“白云知几重”则以疑问的方式,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诗意。
颈联“细泉鸣碎石,远籁起高松。”诗人描绘了山中静谧而和谐的景象:细泉在石头上滴答作响,远处的声音从高耸的松树中传来。这一联以动衬静,突显了山中的宁静和幽深。同时,细泉和远籁也构成了和谐的音符,为读者展现了山中的诗意和美感。
尾联“只恐南天竺,夕阳催暮钟。”诗人担心南天竺的夕阳催促着暮钟的响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里,诗人以南天竺为背景,增添了异国风情,同时也融入了禅宗的哲学思考。暮钟的响起,可能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也可能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这种暗示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间漫步为引子,通过对隐士、自然景象和禅宗哲学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理想。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哲理思考,使得诗歌具有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