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中送僧觉而忘第三联戏足之》 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

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

意思:去程秋光好,万里没有断绝。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梦中送僧觉而忘第三联戏足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以其独特的语言和韵律,创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和人生哲理。 首两句“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以鸿雁为喻,描绘了两个原本并无关联的生命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存在,然而它们的羽翼却无法相及,这暗示了生命中的偶然相遇。 “偶然一识面,别意已超忽”,诗人用“偶然一识面”描述了相遇的偶然性,而“别意已超忽”则表达了相遇后的分别,情感深沉而飘逸。 接下来的四句“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虽无仁人言,赠子以明月。”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前两句“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描绘了离别时的秋光,如同一个美丽的场景,尽管万里相隔,但情感却不会断绝。后两句“虽无仁人言,赠子以明月。”诗人以明月为赠,表达了友情的永恒和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偶然的相遇、分别的痛苦以及友情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深深感激。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
偶然一识面,别意已超忽。
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
虽无仁人言,赠子以明月。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秋光

    读音:qiū guāng

    繁体字:秋光

    意思:
    1.秋日的阳光。
    唐·李商隐《商于》诗:“商于朝雨霁,归路有秋光。”
    清·刘大櫆《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岷江以涤也。”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断绝

    读音:duàn jué

    繁体字:斷絕

    短语:救国 存亡 救亡

    英语:sever

    意思:(断绝,断绝)

    1.原来连贯的不再连贯;原来有联繫的失去联繫。

  • 去程

    读音:qù chéng

    繁体字:去程

    意思:去路。
    唐·张祜《玉环琵琶》诗:“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宋·张先《卜算子慢》词:“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