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渡江》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意思:闻道佛狸曾停下,难道因为美味有黄柑?

出自作者[清]谈迁的《渡江》

全文创作背景

**《渡江》的创作背景是明朝灭亡后,诗人谈迁在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北行渡过长江时,感慨于国家的沦亡和江南的残破,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吊古伤今**。诗中借用了历史上拓跋焘南侵和清军入关的史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悲痛和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谈迁在历经劫难后,依然坚守志向,期待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作者介绍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明诸生。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

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史,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随人北上,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旅舍。《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著作另有《枣林杂俎》、《北游录》、《枣林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道佛

    读音:dào fó

    繁体字:道佛

    意思:道教与佛教的合称。
    《宋书竟陵王诞传》:“天公去年与道佛共议,欲除此间民人,道佛苦谏得止。”
    南朝·齐·周颙《难张长史<门论>》:“道佛两殊,非凫则一。”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佛狸

    读音:bì lí

    繁体字:佛狸

    意思:(参见佛貍)
    见“佛貍”。

    解释:1.见\"佛狸\"。

    详细释义:北魏太武帝的小名,今扬州有佛狸祠。宋?辛弃疾?永遇乐

  • 黄柑

    读音:huáng gān

    繁体字:黃柑

    意思:(黄柑,黄柑)
    果名。柑的一种。
    宋·苏轼《峻灵王庙碑》:“石峰之侧多荔支、黄柑,得就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柑》﹝集解﹞引陈藏器曰:“柑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