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老子扶凋邑,绝似吾民垦瘠田。
意思:可怜老儿子扶凋邑,特别像我百姓开垦贫瘠土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劳农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闽地农耕生活的诗,通过对闽地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农耕生活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首联“江浙膏腴动渺然,惟闽硗薄少平川。”诗人以江浙的肥沃之地与闽地的贫瘠之地作对比,描绘出闽地土地贫瘠、缺少平川的景象。这既是对闽地的客观描绘,也暗示了闽地人民生活的艰难。
颔联“可怜老子扶凋邑,绝似吾民垦瘠田。”诗人以“老子”自指,表达了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他扶助凋敝的乡村,努力开垦贫瘠的土地,与农民们一起奋斗在田间。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农民们同甘共苦的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颈联“稍喜一犂翻宿雨,聊为三爵礼高年。”诗人描绘了农民们耕种的情景,他们期待着春雨的到来,希望通过辛勤的劳作,能够获得丰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祝福,为他们举行三爵(古代主人向客人敬酒)礼,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激。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尊重。
尾联“太平主相调元气,春在桑畦麦垅边。”诗人期盼着太平盛世的出现,希望农民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希望在肥沃的桑畦麦垅边,看到农民们丰收的景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闽地农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耕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表达了他对农民们幸福生活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