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诗》 农时惮烦民,听讼小棠下。

农时惮烦民,听讼小棠下。

意思:农民当时怕麻烦百姓,听讼小棠下。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杂诗》

全文创作背景

王令的《杂诗》创作背景是安史之乱后,他在孟津隐居多年,这组诗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其中充满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首联“黄龙戍上游侠儿,愁逢汉家天下式微”交代了时代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情感真挚,风格朴实,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
农时惮烦民,听讼小棠下。
嗟今千里长,已耻问耕稼。
弹琴高堂上,欲以无为化。
作者介绍 钱谦益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听讼

    读音:tīng sòng

    繁体字:聽訟

    英语:hearing

    意思:(听讼,听讼)
    听理诉讼;审案。
    《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尚书大传》卷

  • 农时

    读音:nóng shí

    繁体字:農時

    英语:farming season

    意思:(农时,农时)
    适宜于从事耕种、收穫的时节。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惮烦

    读音:dàn fán

    繁体字:憚煩

    意思:(惮烦,惮烦)
    怕麻烦。
    《左传昭公三年》:“唯惧获戾,岂敢惮烦?”
    《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明·宋濂《郑府君墓版文

  • 民听

    读音:mín tīng

    繁体字:民聽

    意思:(民听,民听)

    1.民众的听闻。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2.引申指民众的舆论。
    晋·袁宏《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