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

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

意思:记得李陌上看花,时光荏苒,风雨番番。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午桥清夜饮,花露重、烛光寒》是一首描绘夜晚饮酒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夜晚饮酒的环境,花露重、烛光寒,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清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约处处行歌”和“归去柳阴行月”的描绘,展现了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欢乐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典却朝衫、不堪安的描述,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同时,诗人也通过“江上愁思满目”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在语言和技巧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和听觉感。诗人通过“花露重”、“烛光寒”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清雅而静谧的氛围,通过“处处行歌”和“归去柳阴行月”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欢乐而悠然的场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技巧高超的佳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午桥清夜饮,花露重、烛光寒。
约处处行歌,朝朝买酒,典却朝衫。
尊前自堪一醉,但落红、枝上不堪安。
归去柳阴行月,酒醒画角声残。
王宫。
难得似君闲。
闲我见君难。
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
相逢故人又别,送君归、斜日万重山。
江上愁思满目,离离芳草平阑。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番番

    读音:fān fān

    繁体字:番番

    意思:I

    1.一次又一次。
    宋·苏轼《新滩》诗:“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
    《西游记》第九四回:“﹝长老﹞怒声叫道:‘悟

  • 冉冉

    读音:rǎn rǎn

    繁体字:冉冉

    短语:缓慢 迟缓 慢条斯理 徐 慢 暂缓 迟延 慢吞吞 款 磨蹭 悠悠 缓 迟滞

    英语:gradually

    意思:

  • 光阴

    读音:guāng yīn

    繁体字:光陰

    短语:日子 生活

    英语:time

    意思:(光阴,光阴)

    1.景象。
    南朝·齐·王融《秋胡行》:“光阴非

  • 花光

    引用解释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