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得血流无用处,自怜弱步要丰扛。
意思:哭得血流没有用处,自怜弱步要丰扛。
出自作者[宋]高斯得的《孤愤吟十三首》
全文赏析
《孤愤吟十三首》是南宋诗人高斯得的一组诗作,共十三首。这组诗作于宋亡后,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痛惜之情。
首先,从题材上看,这组诗以抒发忠愤为主,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忧虑。在南宋灭亡之后,高斯得身处异乡,心系故国,他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痛惜之情。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反映了南宋遗民的共同心声。
其次,从艺术手法上看,这组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高斯得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和比喻,如“龙蛇起陆”、“豺狼当道”等,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他还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优美、韵律感更强。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这组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再次,从思想内容上看,这组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高斯得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忧虑,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同时,他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如“兴亡谁与论”,“忠臣死为鬼”等,这些建议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孤愤吟十三首》是一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深刻历史意义的诗歌作品。它既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忧虑,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历史意义。这使得这组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