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况彼二长者,乌肯巧如黄。

况彼二长者,乌肯巧如黄。

意思:何况那两个长的,乌肯巧如黄。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谪到偏远的地区时,表达了自己对刚正不阿、不屈于权贵,以及有气节的人的赞美和敬佩。 首段中,“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天生刚直的性格感到庆幸,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性格所带来的苦难的无奈。接下来的“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则描绘了作者虽然生活简朴,但却心怀壮志,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大舜的向往,认为自己如果能像大舜一样,就能得到君主的信任和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天下百姓的关心和同情,希望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像春风一样,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在描述自己被贬谪到偏远地区时,作者引用了历史上一些忠臣义士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仰和同情。作者认为,这些人虽然身处逆境,但却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节操,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古人节操的赞美和敬仰,认为这种节操就像明亮的霜一样,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认为在这个时代,人们应该学习忠臣义士的精神,而不是追求名利和安逸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刚直、有气节的人的赞美和敬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
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
立谭万乘前,肝竭喉无浆。
意君成大舜,千古闻膻香。
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
片玉弃且在,双足何辞伤。
王章死于汉,韩愈逐诸唐。
狱中与岭外,妻子不得将。
义士抚卷起,眦血一沾裳。
胡弗学揭厉,胡弗随低昂。
干时宴安人,灭然已不扬。
匹夫虎敢斗,女子熊能当。
况彼二长者,乌肯巧如黄。
我爱古人节,皎皎明于霜。
今日贬江徼,多惭韩与王。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长者

    读音:zhǎng zhě

    繁体字:長者

    短语:元老 泰山

    英语:father figure

    意思:(长者,长者)

    1.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

  • 如黄

    读音:rú huáng

    繁体字:如黃

    意思:(如黄,如黄)
    亦作“如簧”。
    犬名。
    汉·刘向《说苑正谏》:“荆文王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以畋于云梦。”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烹如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