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意思:杜鹃花飞入岩下丛,晚上叫思归隐月中。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锦城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描绘了蜀地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首先,诗的开头就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蜀地的雪景和春天的生机:“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意象,将蜀山的积雪比喻为黛色的云霞,而“簝笋蕨芽”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江风吹过,如同巧匠剪裁的霞绡,而千枝杜鹃则仿佛在花中滴下红色的血。这些生动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蜀地景象。
接着,“杜鹃飞入岩下丛”和“巴水漾情情不尽”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蜀地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杜鹃在岩下丛中啼叫,表达了思归之情,而巴水波涛荡漾,表达了无尽的情怀。
“文君织得春机红”这句诗则描绘了文君的勤劳和智慧,她用红色的丝线编织出春机,象征着生活的繁荣和希望。然而,“怨魄未归芳草死”和“江头学种相思子”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离愁。相思子的种植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期盼,而芳草的死亡则象征着怨魄的无法回归。
最后,“树成寄与望乡人”和“白帝荒城五千里”这两句诗则将目光转向了远方,暗示着深深的思乡之情。树成寄与望乡人,意味着等待和期盼,而五千里外的白帝荒城则象征着远离故土的遥远距离。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思念。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富有情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