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秦楼·倦听蛩砧》 对半床灯,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对半床灯,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意思:面对半床灯,空堂凄凉寂寞,最近写信想遍。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过秦楼·倦听蛩砧》

全文赏析

这首诗《倦听蛩砧,初抛纨扇,隔浦乱钟催晚》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表达离愁之情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色中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诗中描绘了秋夜的典型声音——蛩砧声、纨扇抛掷声、隔浦乱钟声。这些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寂静而深邃的秋夜。接着,诗人又描绘了秋夜中的物体,如湘蒲簟、楚竹帘、窗下裁剪声等,这些物体都带有秋天的特点,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氛围。 诗中的“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这几句,通过生动的描绘,将秋夜中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柳树在夜色中仿佛在梳理烟雾,枯荷在水面上轻轻点触,芙蓉花在月光下展现出深红浅绿的色彩。这些景象都带有一种静谧的美感,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和美丽。 最后,“对半床灯,虚堂凄寂,近书思遍”这几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半熄的灯光下,空荡荡的堂屋中充满了凄凉和寂静,诗人翻阅着书卷,思绪万千。这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带有一种深深的离愁,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 至于《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灿。梦断楚天空远》一段,它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将夜空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婆娑月树”到“身在广寒宫殿”,诗人将月下的景象与广寒宫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这种想象和联想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也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最后,“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这几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霜晓的景象,与前面的诗歌意境相呼应,同时也为诗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种结尾方式既简洁又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表达离愁之情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优美的秋夜世界,令人陶醉其中。同时,这首诗也带有一种深深的哀愁和离别之情,使人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倦听蛩砧,初抛纨扇,隔浦乱钟催晚。
湘蒲簟冷,楚竹帘稀,窗下乍闻裁翦。
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
对半床灯,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灿。
梦断楚天空远。
婆娑月树,缥缈仙香,身在广寒宫殿。
无奈离愁乱织,藉酒销磨,倩花排遣。
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

关键词解释

  • 对半

    读音:duì bàn

    繁体字:對半

    英语:half-and-half

    意思:(对半,对半)

    1.两边各一半。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深掘,以熟粪对半和土覆其上

  • 虚堂

    读音:xū táng

    繁体字:虛堂

    意思:(虚堂,虚堂)
    高堂。
    南朝·梁·萧统《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复静。”
    唐·戎昱《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 凄寂

    读音:qī jì

    繁体字:凄寂

    意思:(参见悽寂,凄寂)
    凄凉孤寂。
    唐·李贺《昌谷诗》:“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郭沫若《归去来浪花十日》:“离开了母亲的孩子,尤其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