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
意思:后来的学者纷纷争夺真,画竹怎么能知道竹子意。
出自作者[元]王冕的《柯博士画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文人画家老文的敬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湖州老文久已矣,近来墨竹夸二李。”提出了湖州的老文以及近代以墨竹著名的二李,展示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厚了解和敬仰。然后诗人通过“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表达了对后学画家争相模仿,却无法真正理解竹子内在精神的遗憾。
接着,“奎章学士丹丘生,力能与文相抗衡。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对奎章学士丹丘生的墨竹画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他的画作有力量与老文相抗衡,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形象,使人仿佛能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人传学士手有竹,我知学士琅玕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丹丘生的深入了解,知道他不仅画竹技艺高超,更有着像竹子一样高尚的品格。
“去年长歌下溪谷,见我忘形笑淇澳。”这两句诗回忆了诗人与丹丘生去年在溪谷相见,一起欣赏竹子,相互开怀大笑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深厚友情。
“我为爱竹足不闲,十年走遍江南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为了寻找竹子,十年来走遍了江南的山山水水。
最后的“今日披图看新画,乃知爱竹亦如我。何当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对坐,坐啸清风过长夏。”表达了诗人看到丹丘生的新画后,感叹丹丘生也像自己一样爱竹。希望能与丹丘生在竹子下相对而坐,感受清风吹过,度过漫长的夏天。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他与丹丘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竹子为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充满了韵味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