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

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

意思:琴诗还可以拜托,佩剑穿鞋单独成空。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忠诚和道德的。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不同阶层的人的交往,表达了他对人与人之间平等和尊重的追求。 首联“贵贱虽殊等,平生窃下风”,诗人表达了他对所有人的尊重,无论他们的地位如何。他的人生信条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无论他们的出身如何。 颔联“云泥势已绝,山海纳还通”,诗人暗示了社会地位的差异是暂时的,人们应该超越这些差异,寻求真正的友谊。这里,“山海纳还通”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颈联“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忽视他的人的失望和无奈。他感到自己与那些忽视他的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吊鹤一样,虽然不同,但同样值得尊重。 诗的尾联“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诗人表达了他对忠诚和道德的重视。他回忆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崔琰和祭遵,他们以忠诚和道德为准则,为世人所敬仰。 整首诗充满了对平等、尊重和道德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信念。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我们的出身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追求真正的友谊和公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贵贱虽殊等,平生窃下风。
云泥势已绝,山海纳还通。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
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
畴昔尝论礼,兴言每匪躬。
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
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
天文虚北斗,人事罢南宫。
上宰既伤旧,下流弥感衷。
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犹可

    读音:yóu kě

    繁体字:猶可

    意思:(犹可,犹可)

    1.尚可;还可以。
    《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