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夕偶题》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意思:宝婺摇珠佩带,常娥照玉轮。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七夕偶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贫穷的理解和同情。 首先,诗的开头“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使用了美丽的神话形象“宝婺”(婺女星)和“常娥”(即嫦娥),她们在月宫中摇动珠佩,照耀着玉轮。这种描绘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让人对月亮充满了向往和想象。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敬畏。月亮被认为是天上的精灵,它的美丽和神秘让人感到惊叹。同时,它也象征着人们应该珍惜和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这两句诗则描绘了月亮的美好和宁静。花果的香气弥漫在月宫中,笙竽的声音在四周回荡。这种描述让人感到宁静和温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最后两句“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却带来了转折。这里表达了对贫穷的理解和同情。诗人通过想象明日的场景——阮家晒犊鼻(犊鼻裤),来暗示他们生活的贫穷。这种描绘让人感到同情和怜悯,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贫穷的理解和同情。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珠佩

    读音:zhū pèi

    繁体字:珠佩

    意思:(参见珠珮)
    亦作“珠珮”。
    珠玉缀成的佩饰。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素女鸣珠珮,天人弄綵球。”
    宋徐铉《杂歌辞》之五:“拂匣收珠佩,迴灯拭薄

  • 宝婺

    读音:bǎo wù

    繁体字:寶婺

    意思:(宝婺,宝婺)

    1.即婺女星。常借指女神。
    唐·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仙娥去月,旅方镜而忘归;宝婺辞星,攀圆珰而未返。”
    唐·李商隐《七

  • 玉轮

    读音:yù lún

    繁体字:玉輪

    意思:(玉轮,玉轮)
    月的别名。
    唐·元稹《月三十韵》:“绛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
    宋·卢炳《水龙吟赓韵中秋》词:“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