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此峡如巴峡,只欠三声随泪猿。
意思:人们说这个峡谷像巴峡谷,只欠三声随泪猿。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过真阳峡六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三峡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堪笑跳波数百滩”,诗人以戏谑的口吻描绘了三峡中波涛汹涌的景象,仿佛在嘲笑那些试图通过这些险滩的人们。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三峡的壮丽景色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威力和挑战。
第二句“如何入峡顿无喧”是对三峡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询问为何进入峡口之后,原本汹涌的波涛突然变得安静下来,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前一句中的波涛汹涌与后一句中的平静相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第三句“人言此峡如巴峡”,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将三峡与历史上的巴峡相提并论。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将三峡与巴峡相比较,暗示了三峡的历史变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最后一句“只欠三声随泪猿”,诗人以悲凉的笔调描绘了三峡中的猿声。诗人通过描述人们常说的猿声悲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类命运的感慨。这里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情感融入到对猿声的描绘中,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景观的伟大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类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