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意思:苏轼贬谪岭南,当时宰相想杀了他。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跋子瞻和陶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苏轼被贬谪到岭南,然而仍能保持高洁品行和乐观态度的赞美。
首句“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描绘了苏轼被贬谪的困境,但“时宰欲杀之”却并未实现,可见苏轼的才华和正义品质并未被埋没。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惠州饭虽然粗粝,但苏轼却能饱餐,这表现出他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他还在困境中细心吟咏陶渊明的诗,体现出他对于高洁品行的追求。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这两句诗将陶渊明和苏轼并列,赞美了他们的品格和精神。陶渊明是千载流传的人物,苏轼也是百世流传的士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人物。
最后,“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这两句诗总结了全篇的主旨,指出苏轼和陶渊明虽然出处的环境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品格和精神是相似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苏轼在困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品行和乐观态度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