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世上驱驰客,老作庵中寂定僧。
意思:谁说世上奔驰客,庵中僧人寂定老作。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正月十六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上元节过后的城市景象,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联“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描述的是上元节灯会即将结束,但城郭中的人流量却因此而翻倍增加。这里诗人以一种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一种繁华落尽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哲理。
颔联“陌上红尘霏似雾,云间明月冷如冰”,进一步描绘了城市景象的冷暖对比。尘土飞扬的道路如同雾气一般,而高悬的明月则如冰一般寒冷。这里既有对城市喧嚣的描绘,也有对清冷寂静的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颈联“谁言世上驱驰客,老作庵中寂定僧”,诗人借用了“驱驰客”和“寂定僧”这两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认为,人们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如同驱驰的客子,而最终都会在晚年时归于寂静,成为庵中的寂定僧。这里既有对人生奔波的反思,也有对寂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漏水半消灯火冷,长空无滓色澄澄”,描绘的是夜深人静时分的城市景象,灯火半熄,水漏声滴滴答答,天空清澈无滓。这里诗人以一种宁静、澄澈的氛围收束全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上元节过后的城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于寂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