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薄游》 心迹两忘处,难同俗子论。

心迹两忘处,难同俗子论。

意思:心理痕迹两忘处,难以同一般子论。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薄游》

全文赏析

这首诗《薄游归较晚,清气满丘园》是一首描绘诗人归家后,庭院内满溢着清新的气息,鸟鸣虫吟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首句“薄游归较晚,清气满丘园”描绘了诗人游玩归来稍晚,但庭院内仍充满清新的气息。诗人通过“清气”一词,暗示了庭院的宁静和清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 “鸦噪盘林影,蛩声咽草根”描绘了盘旋在树林中的乌鸦的叫声和草根间蟋蟀的声音。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庭院的宁静和生机。盘旋的乌鸦和鸣叫的蟋蟀,为庭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吟肠思茗碗,醉眼迫冰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品茗赏景的愉悦心情。诗人品茗时,茶香萦绕在口腔中,使诗人陶醉其中;而眼前的美景又让诗人醉眼朦胧,仿佛置身于冰盆中。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品茗赏景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最后一句“心迹两忘处,难同俗子论”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与世俗之人的不同。诗人忘却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沉浸在自我世界中,这种境界是难以与俗人共享的。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家后庭院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诗中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精妙的用词,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诗人的“心迹两忘”也表现出他与世俗之人的不同,强调了他的超脱和独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游归较晚,清气满丘园。
鸦噪盘林影,蛩声咽草根。
吟肠思茗碗,醉眼迫冰盆。
心迹两忘处,难同俗子论。

关键词解释

  • 心迹

    读音:xīn jì

    繁体字:心跡

    短语:肺腑 心 心神 寸心 心田 良心 胸 衷 心地 心里 心肠 心目 私心 心房 心弦 方寸 心头 内心 中心 心灵 心曲

    英语:true

  • 两忘

    引用解释

    1.两者一起忘记。《庄子·大宗师》:“与其誉 尧 而非 桀 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 元 倪瓒 《听袁员外弹琴》诗:“两忘絃与手,流泉松吹声。”

    2.特指物我、身世两者一起忘记。《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连珠》:“是以弘道

  • 同俗

    引用解释

    1.风俗相同。《战国策·赵策二》:“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

    2.使风俗同一。《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

    3.随顺世俗。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人习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於众为善。” 宋 戴复古 《哭涧泉韩仲止》诗之一:“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