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襄陵李令彦辅》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意思:送你认识你心,路径向世尘。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襄陵李令彦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位士人的心境和人生选择。他以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说明他与权贵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同时他又深感自己的身份地位与自己的理想追求之间存在矛盾。 诗中描述了这位士人的生活状况,他虽然身处青袍,尚未脱离年少,但亲旧们都已经贵显,这让他感到自己的前途未卜。他选择离开官场,去担任县令,这并非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而是为了避开官场的纷争和要路津的诱惑。 他渴望像陶渊明那样淡然处世,过上真正的隐居生活。他以食枣齿黄、晋俗淳朴为例,表达了对晋朝的怀念和对淳朴民风的向往。他并不羡慕隋珠,因为那些都不是他真正追求的东西。 诗的最后,他送别故人,表达了对故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希望故人能够扫迹向世尘,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一位士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篇,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世尘

    读音:shì chén

    繁体字:世塵

    意思:(世尘,世尘)

    1.尘世;人间。
    唐·王昌龄《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
    《天雨花》第五回:“这般隐弊谁能测,真是

  • 送君

    引用解释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读音:sòng jū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