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病怀》 病里不知昏昼异,攓蓬思共髑髅吟。

病里不知昏昼异,攓蓬思共髑髅吟。

意思:病里不知道白天和黄昏,攓蓬思共同髑髅吟。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病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朝华逝水杳难寻,独夜残年百感侵》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夜晚的孤独和残年的百感交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和未来的深深思考。 首句“朝华逝水杳难寻,独夜残年百感侵”中,“朝华逝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独夜残年”则描绘了孤独和岁月的痕迹。这两句诗将时间和孤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孤独的深深感慨。 “阳焰已消将曙影,悲魔犹袭未枯心”中,“阳焰”象征着生命的力量,“曙影”则暗示着希望的曙光。这两句诗表达了生命虽然逐渐消逝,但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并未枯竭。而“悲魔犹袭”则暗示着诗人仍然受到悲伤和痛苦的困扰。 “一春黯黯长逢雨,四海茫茫久罢琴”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情感状态。“一春黯黯长逢雨”暗示着诗人在孤独的季节里,情感如同春雨般滋润,却也如同春雨般难以把握。“四海茫茫久罢琴”则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深深思考,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病里不知昏昼异,攓蓬思共髑髅吟”中,“病里不知昏昼异”描绘了诗人在病痛中的孤独和迷茫,“攓蓬思共髑髅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调,描绘了孤独、时间、情感和生命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深思考和对未来的渴望。这首诗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华逝水杳难寻,独夜残年百感侵。
阳焰已消将曙影,悲魔犹袭未枯心。
一春黯黯长逢雨,四海茫茫久罢琴。
病里不知昏昼异,攓蓬思共髑髅吟。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髑髅

    读音:dú lóu

    繁体字:髑髏

    短语:白骨 残骸 骸骨 骷髅 尸骨

    英语:death\'s-head

    意思:(髑髅,髑髅)

    1.头骨。多指死人的头骨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昏昼

    读音:hūn zhòu

    繁体字:昏晝

    意思:(昏昼,昏昼)
    犹言日和夜。
    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沉吟坐西轩,饭食错昏昼。”
    元·邓学可《端正好乐道》套曲:“舞西风两叶宽袍袖,看日月搬昏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