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chēng rǎng
繁体字:搶攘 意思:(抢攘,抢攘) 纷乱貌。 《汉书贾谊传》:“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唐·柳宗元《吊屈原文》:“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 宋·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一:“国朝承五代抢攘之后,三馆有书仅万二千卷。” 《封神演义》第六二回:“抢攘兵戈日不宁,生民涂炭自零星。” 康有为《割臺行成后》诗:“山河已割国抢攘,忧国诸公欲 解释:1.纷乱貌。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qr
【拼音】chēngrǎng
【包含抢攘的诗词】
《浣溪沙》
隋末唐初与汉亡。 干戈此际最抢攘。 一时人物尽鹰扬。 褒鄂有灵毛发动,曹刘无敌简书光。 争教含泣到分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