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huò mí
繁体字:靃靡 意思: 1.草木细弱,随风披拂貌。 《楚辞刘安<招隐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王逸注:“随风披敷。” 洪兴祖补注:“靃靡,弱貌。” 唐·顾况《白鹭汀》诗:“靃靡汀草碧,淋森鹭毛白。”
2.指草木茂密貌。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时雨近霁,西郊靃靡而一色;炎云作峰,南山嵯峨而异 解释:1.草木细弱﹐随风披拂貌。
2.指草木茂密貌。
3.纷错的草木花卉。
4.喻衰世。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hm
【拼音】huòmí
【靃靡开头的诗词】
《白鹭汀》
靃靡汀草碧,淋森鹭毛白。 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鱼策。
【包含靃靡的诗词】
《风光草际浮》
纤纤春草长,迟日度风光。
靃靡含新彩,霏微笼远芳。
殊姿媚原野,佳色满池塘。
最好垂清露,偏宜带艳阳。
浅深浮嫩绿,轻丽拂馀香。
好助莺迁势,乘时冀便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