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ǔ pí
繁体字:鼓鼙 意思:亦作“鼓鞞”。
1.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旧唐书郭子仪传》:“子仪遣六军兵马使张知节、乌崇福、羽林军使长孙全绪等将兵万人为前锋,营于韩公堆,盛张旗帜,鼓鞞震山谷。” 清·恽敬《答伊扬州书》之二:“是犹毁鼎彝而铸刀剑,舍琴瑟而听鼓鼙。”
2.借指 解释: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借指军事边城鼓鼙动地来|万里辞家事鼓鼙。 【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借指军事边城鼓鼙动地来|万里辞家事鼓鼙。 详细释义:军中常用的乐器。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后多借指军事。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gp
【拼音】gǔpí
【鼓鼙开头的诗词】
《泊船观音门十首》
鼓鼙声飒飒,道路色凄凄。 盘髻妇驰马,横刀兵捉鸡。 山城常罢市,帝里已成畦。 黄屋光辉瓦,纷纷碎入泥。
【包含鼓鼙的诗词】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