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ī nóng
繁体字:司農 意思:(司农,司农)
1.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 《吕氏春秋季冬》:“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器械既成,以给司农,司农者,田官也。” 《汉书东方朔传》:“后稷为司农。” 颜师古注:“主播种。”
2.官名。 汉始置,掌钱谷之事。亦 详细释义:职官名。汉九卿之一,武帝时置大司农,主管钱粮。东汉末年改为大农,魏以后改为司农或大司农。历代沿置,至明初始废。清代因户部掌理钱粮田赋,所以户部尚书称为『大司农』,侍郎称为『少司农』。
造句:使辽还,迁司农卿,赐三品服。司农机科的科长显得有些焦虑。司农朱载上曾经分教于黄冈县。元?三年,诏司农寺置长、贰。
首字母缩写:sn
【拼音】sīnóng
【司农开头的诗词】
《司农笏》
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 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 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 平原太守曾未识。
【包含司农的诗词】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 明明犹麟书,作世大龟镜。 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 皇五开老眼,牵复首拜命。 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 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