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nà nà
繁体字:納納 英语:Nana 意思:(纳纳,纳纳)
1.沾湿貌。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王逸注:“纳纳,濡溼貌也。” 唐·刘禹锡《踏潮歌》:“翌日风迴沴气消,归涛纳纳景昭昭。” 宋·梅尧臣《石笋峰》诗:“明明落溪口,纳纳喧滩齿。”
2.包容貌。 唐·杜甫《野望》诗:“纳纳干坤大, 解释:1.沾湿貌。
2.包容貌。 详细释义:1.广大能包容的样子。唐?杜甫?野望诗:『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2.濡湿的样子。楚辞?屈原?九叹?逢纷:『裳??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造句:当航天飞机绕一个大弯朝东南方的航天港飞去时,下面巴纳纳河的宽广水面闪着银光。塔纳纳!等一下!我什么也没做错!她回来了!塔纳纳回来了!塔
首字母缩写:nn
【拼音】nànà
【用纳纳造句】
1、拉瓦罗马纳纳稍后说,芮齐拉卡希望前往马达加斯加的前宗主国法国.
【纳纳开头的诗词】
《野望》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 野树侵江阔,春蒲长雪消。 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
【包含纳纳的诗词】
《偈颂五十一首》
不动本位,瑞应人间。 冠群灵而首出,摄大千於毫端。 万彙熙熙兮春台之乐,万邦纳纳兮磐石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