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繁体字:納粟 意思:(纳粟,纳粟) 解释: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详细释义:古代有捐纳粟米得官或入国子监,后改用银两,以迄清末。宋史?卷四二九?道学传?朱子传:『讫事,奉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造句:方法是参加所谓「纳粟入监」。此后又曾规定纳钞、纳粟中茶。六月辛巳,令武臣纳粟袭职。(3)明代时,平民纳粟入监。 首字母缩写:ns 【包含纳粟的诗词】
《纳粟》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 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 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 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 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 常闻古人语,损益周必复。 今日谅甘心,还他太仓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