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繁体字:南司 意思: 解释:1.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 2.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 详细释义:1.南北朝御史中丞的别称。专职监察?弹劾。梁书?卷十四?江淹传:『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 造句:同年又置广南司,设巡检驻此。散馆后,授户部云南司主事。唐初属南司州,后州废,属黄州。后因析建南司马庄而更今名。 首字母缩写:ns 【包含南司的诗词】
《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我知子,今日陈蔡谁従丘。 夜航争渡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痺,故乡不敢居温柔。 空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従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