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避雠

读音:bì chóu

繁体字:避讎

意思:(避雠,避雠)
亦作“避仇2”。亦作“避仇”。

1.回避与自己有仇隙的人。
《荀子成相》:“尚得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
《吕氏春秋去私》:“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晋书刘颂李重传论》:“至于缘其私议,不平刘友,异夫憎而知善,举不避雠者欤!”

2.躲避仇人,以

解释:1.见"避雠"。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bc

【拼音】chóu

【包含避雠的诗词】
《春山三朅来》
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
野竹初栽碧玉长,澄潭欲下青丝短。
昔人避世兼避雠。
暮栖云外朝悠悠。
我今无事亦如此,赤鲤忽到长竿头。
泛泛随波凡几里,碧莎如烟沙似砥。
瘦壁横空怪石危,山花斗日禽争水。
有时带月归扣舷,身闲自是渔家仙。
山上朅来采新茗,新花乱发前山顶。
琼英动摇钟乳碧,丛丛高下随崖岭。
未必蓬莱有仙药,能向鼎中云漠漠。
越瓯遥见裂鼻香,欲觉身轻骑白鹤。
采药朅来药苗盛,药生只傍行人径。
世人重耳不重目,指似药苗心不足。
野客住山三十载,妻儿共
上一篇
避就
下一篇
避静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